welcome! 欢迎访问新疆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  |   经营许可证号:L-XJ-CJ00003   |   24h客服热线:18999995270
服务热线

客户服务热线:早8:00~晚24:00

0991-5877218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疆旅游指南> 维吾尔族的风情习俗

维吾尔族的风情习俗

来源:新疆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| 时间:2019-04-03 18:02| 阅读:0

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疆最多的少数民族--维吾尔族,来了解维吾尔族的习俗及风情文化,这是新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维吾尔族分布区域: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、喀什、阿克苏三地区。


人口: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,人口882.35万人(2003年),占新疆总人口的45.62%。


语言: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。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。

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。历代史书上的“袁纥”、“韦纥”、“回纥”“回鹘”都是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。蒙古汗国以后,回鹘泽称“畏吾尔”、“畏兀儿”。民国24年(1935年),新疆省政府定为“维吾尔”,沿用至今。


迁徒及发展

维吾尔族在乌鲁木齐有其悠久的历史。袁纥是5世纪建立于车师西北的高车国的成员。公元9世纪40年代,住牧在蒙古高原上的回鹘部族因内乱和自然灾害的侵袭,分三支迁徙,其中一支进入乌鲁木齐一带的北疆地区。

17世纪中期,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兴起。准噶尔统治者将南疆一部分维吾尔人虏至乌鲁木齐一带垦荒种田。

清同治三年(1864年),乌鲁木齐地区回民举行反清起义,吐鲁番出动五六千维吾尔族人民前来助战。战后,大部分落户于乌鲁木齐。浩罕军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,将由南疆抓兵而来的维吾尔族人留驻乌鲁木齐防守。清朝击退阿古柏后,其中许多人定居在乌鲁木齐。在定迪化为省会以后,城市社会秩序渐趋稳定,经济得到发展,大批维吾尔人频繁来乌鲁木齐经商、打零工并定居下来。

民国年间,南疆各地维吾尔族或经商,或因做工等各种原因陆续移居乌鲁木 齐。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清真寺多为这一时期修建,有些标有移地籍贯,如吐鲁番寺、和田寺等。

据民国33年(1944年)新疆警务处统计,乌鲁木齐城乡有维吾尔族17 841人,仅次于汉、回族人口,居第三位。

50年代以来,乌鲁木齐百业并兴。维吾尔族人或因调干,或因毕业分配,以及招工、军队复员转业、投亲靠友等原因来此,人口增长迅速。1964年,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人中在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回族,居第二位;1982年上升为第一位。

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,从事农业生产;并擅长经营园艺、瓜果、林木、饲养奶牛及羊。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。手工业以制革、打铁、食品加工等为主;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、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。50年代前,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商人对外(主要是俄国)贸易较之其他民族更为活跃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维吾尔族科学文化知识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。如今以干部、教师、医务工作者、文艺工作者和工人为主。


文化生活

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。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。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。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,乌鲁木齐市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。

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。早在11世纪70年代,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·哈斯·哈吉甫所著《福乐智慧》叙事长诗,马赫穆德·喀什噶尔编著的《突厥语大辞典》,都闻名遐迩。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,有不少著名的故事、寓言、笑话、诗歌、民谣和谚语。《阿凡提的故事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。尤其是民间歌谣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单调高昂,节奏欢快、活泼、优美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。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,或是劳动之余,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“达甫”(手鼓),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。

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。“十二木卡姆”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,“麦西来甫”(聚会的意思)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。每逢佳节、婚事、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。乐曲热情奔放,舞姿轻巧优美。开始时,一人高唱序曲,接着手鼓响起,众人齐唱,歌声悦耳,旋律欢快。人们被邀对舞,扬手顿足、旋转翩跹。高潮迭起,情绪炽烈,欢歌笑语,令人心驰神往。

此外,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、民族医术等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。

当代乌鲁木齐涌现出不少的维吾尔族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。如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依不拉音·穆提义,阿不都秀库尔·叶尔地,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克里木·霍加,诗人铁依甫江·艾里也夫,以及中年作家祖尔东·萨比尔等。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。


维吾尔族生活习俗

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,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。

维吾尔族的婚俗,一般经过恋爱、提亲、订婚然后结婚。男方在选定对象后,家人即托亲友去女方家提亲,女方同意后,男方的母亲便带着礼物由女亲友陪同前往女方家商定订婚日期。订婚时,男方父母带着聘礼,由亲友陪同去女方家与其父母及亲友会面,女方收下礼物并表示感谢,而后,双方商定婚期,结婚当天早晨,新郎由伴郎及近亲陪同去女方家,由宗教人士按教规念“尼卡”(证婚词),询问男女是否愿意结为夫妇,回答愿意,宗教人士将两块沾盐水的馕分赠给新郎、新娘,让新郎新娘吃下,并祝新人白头到老。仪式结束后,男方即回家准备迎亲。下午娶亲时,新郎在伴郎陪同下打着手鼓,吹着唢呐,去女方家迎娶,新娘的女友会堵住门,不让新郎进门,新郎撒些糖果礼品方可开门,然后与岳父岳母告别,才可以娶走新娘,并由新娘父母的亲友送亲。新娘由伴娘及女友陪伴进入婆家庭院或客房,头蒙丝巾和新郎并坐中间,由婆婆上前揭开盖头取另一头巾披于新娘肩上,并亲吻一对新人的额头,祝他们幸福美满。款待送亲的亲眷后,除伴娘及新娘的女友们留下外,其余送亲人即返回。当天下午男家举行“麦西来甫”,邀请男女来宾欢歌曼舞,共贺新喜。

婚后第三天,新娘由新郎陪同回门,女方家向新娘新郎赠送简单的礼品,而后,男女两家互相宴请对方的亲戚邻居,互相介绍认识,便于以后往来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深入贯彻《婚姻法》,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,包办婚姻、宗教干涉婚姻的现象已不多见,过去那种男方连说三个“塔拉克”(阿拉伯语休妻的意思)、不管女方愿意与否就算解除夫妻关系的陋习被废除了。

婚后女方生育,头胎必须回娘家生产。小孩出生7天后,请阿訇命名。满40天举行“毕须克托依”(谢绝男性参加),请来女客人和小孩,正式举行把小孩放进摇床的仪式。这天男方家人请女宾携带礼物,慰问娘家人,并把产妇接回婆家。维吾尔族小孩出生后,届时,大请宾客,举行“麦西来甫”;女孩小时要扎耳朵眼。

维吾尔人相互交往中很注重礼节,见面时互道“萨拉姆”(问安),握手,互问家里其他人员的健康等。

维吾尔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。亡者临终前,家属要请念经人做祈祷,人亡后即向亲友报丧。对前来的亲友各散发一块白布,男系腰带,女顶手巾。亡人的亲属站在门口迎送吊丧。一般是晨亡午葬,晚亡次晨出葬。死者被净身后裹以白布(男三层,女五层)。出殡前亲属与遗体告别,然后奖遗体放入“者纳子”(清真寺公用抬尸的灵床),抬到清真寺,由伊玛目、阿訇诵经诉祷后,送往墓地安葬。送葬时已婚妇女不得前往墓地,只能在家中哭泣。墓穴是深长各2米、宽约1米的直坑,直坑西壁挖一个顶为弓形的偏洞。将尸体头北、面西、足南安放在偏洞中,然后用土块封闭沿口,动土填平直坑,地面填成鱼脊背形坟堆。此时阿訇和会念经的人开始诵经,为死者祈祷。死者安葬后,家属三天内不动炊烟,亲戚邻居给丧家送饭食。亡人有三日、七日、四十日、一周年的忌日。家属要在每个忌日过“乃孜尔”,请阿訇诵经,以表示对亡人的悼念。

维吾尔族人的衣着,一般都比较讲究。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“袷袢”(长上衣),腰系长带,足着“买斯”(软底鞋),外套“喀拉西”(套鞋);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,西式长裤,外着西服或穿便服,喜穿皮鞋,头戴四楞小花帽(称作“朵帕”)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,上身着西装外套,下身穿长裙,,足穿长筒袜和皮靴,头戴花帽或系纱巾,冬季则围以大方巾。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。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,以耳环、手镯、戒指比较多见,也有戴项链的。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,将两眉画连在一起。小女孩逢年过节,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。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,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。

维吾尔族的饮食: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、驴肉、食肉动物,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、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。只吃穆斯林(伊斯兰教徒)宰杀的牛、羊、骆驼、马肉入鸡、鸭、鱼肉。平时以白面、大米为日常主食。饮食花样丰富多彩,独具特色。主要有抓饭、拉面、肉粥、薄皮包子、烤包子、油塔子、曲曲(形似小饺)、烤羊肉、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。蔬菜主要有皮芽子(洋葱)、卡马古尔(蔓菁)、胡萝卜、辣椒、豇豆、西红柿等。调味除盐醋外,喜用极椒、孜然(安息茴香)。早饭一般喝茶吃馕,不多炒菜;午、晚两餐常吃抓饭、包子、拌面、汤面、有时吃手抓羊肉。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,不用筷子,直接用手抓食。富裕人家还吃“阿勒瓦”(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)。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。

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。房屋方形,有较深的前廊;室内凿壁龛,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。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,窗子较小,房顶开一个窗,通风采光差;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,用来做饭取暖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住房质量逐渐提高,有的住进了楼房。即便是自建的平房,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。厅室布置整洁朴雅,四壁呈白色泛蓝,挂的壁毯,靠墙置床,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,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。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,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,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,并衬饰网眼针织品。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。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、果树和葡萄,整个环境显得雅静、清新。

过去维吾尔族人多以毛驴、马代步。20世纪70年代以后,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,少数人家已有摩托车。

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。肉孜节意译为“开斋节”。按伊斯兰教教规,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。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,期满30天开斋,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。开斋节前,各家习惯炸馓子、油香、烤制各种点心,准备节日食品。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,戴新帽,相互拜节祝贺。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,意译为“宰牲节”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,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。

以上两个节日,各清真寺都打鼓、吹奏唢呐。


来到新疆不但需要了解维吾尔族,也要了解伊斯兰教,下面我们来了解伊斯兰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。

一、清真食堂遍布全疆 新疆居住着12个少数民族,他们是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柯尔克孜族、锡伯族、塔吉克族、乌孜别克族、达斡尔族、满族、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。其中维吾尔、哈萨克、回、柯尔克孜、塔吉克、塔塔尔、乌孜别克七个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,并且遍布全疆,因此全疆各地到处都有大量的伊斯兰教餐厅--清真食堂,所用的炊具、餐具都和汉族食堂的炊具、餐具严格分开。供清真食堂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,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、运输和买卖。清真食堂的管理人员、炊事人员一般也由这些民族的职工担任。伊斯兰民族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禁猪,他们忌讳提到与“猪”有关的词语。

二、主要少数民族的见面礼节 新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见面礼节,每种礼节都代表了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友好感情。这里的山美水甜,人也格外热情。维吾尔族在新疆各民族中,人数最多,占53%以上,无论走到哪个县,都可以见到维吾族人民。按传统习惯,维吾尔族见面时,不施握手礼,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,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,然后说:“萨拉木来坤”(“祝福”之意)。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,对每个人都要这样;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,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,并点头、鞠躬,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。妇女见面时,就不施这种礼,而是要互相拥抱,右脸面要挨一下,并说:“萨拉木”;长者见到小孩时,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称呼,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。不过年轻人见面时,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,并说:“亚克西木塞孜”(您好)。 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,见面时,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,表示尊重和热情,并说:“萨拉木来坤”,同时还要问七八个“阿曼”(“平安”之意),其内容要问到老人、父母、妻子、兄妹、儿女、牲畜等,不然,则被认为不礼貌。妇女们见面时,一般是点头、问侯。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,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,表示亲昵和思念。锡伯族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,主要集中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,在全疆各地也有分布。他们十分注重礼节,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,并说:“霍卓纳”(您好)。但对老人和长辈却要“打千”,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,双腿下曲,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。每逢过年,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,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。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—塔什库尔干高原上的民族,他们的见面礼别具一格,饶有风趣。晚辈见到要先请安,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,男长者伸出左手,手心朝上,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,表示敬意。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,一般可行握手礼,若交情较深,则要互相吻对方的手背,以示尊敬和热情。妇女们见面时,一般要拥抱,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,晚辈吻长蜚的手。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。小伙子们见面时,一般有两个动作,一是握手,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,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。男女互相见面时,女的要吻男的手心,男的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,以示敬意。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,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道来客,也要热情问候,并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,热情他说:“更艾力卖右卓”(“相互支持”的意思)。 蒙古族现在一般施握手礼,长辈对晚辈说:“赛尤”(你好),晚辈对长辈则说:“赛伴塔”(您好)。但是一般青年人见到老人,却不施握手礼,而是,向老人点头、鞠躬,并说“阿莫尔拜塔”(“问安”的意思)。如果和尊贵的客人见面时,礼节十分隆重。当得知客人要来的消息后,要在地界那里等候,并要准备酒肉和奶制品,见面时要敬献酒和哈达,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。在离别时,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,并要敬酒献歌。俄罗斯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,亲朋好友见面时,一般要拥抱,井亲吻面额。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,并说:“孜德拉斯维基”(您好),然后还要问一下健康、工作和家里人的情况,当别人问完之后,要说声:“斯巴西巴”(谢谢),表示礼貌。 在新疆已有 200多年历史的满族人,现在有近l万人口,满族是个有崇高礼节的民族,对老人非常尊敬。礼节很多。晚辈见长辈,不分贵贱要说:“玛法赛英”(“爷爷您好”的意思)。除问安之外,还有请安、打千儿、半蹲礼、抚鬓礼、抱见礼、顶头礼等。亲友相见,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礼。现在满族人的见面礼随着时代的进步,许多礼节已从简,晚辈见长辈以鞠躬礼聚多,平辈以握手礼为常。不过在亲友之间,妇女们还保持着“半蹲儿”礼。

三、主要少数民族的礼貌语言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礼貌语言,而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,很多礼貌语言是共同的。不论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柯尔充孜族还是塔吉克族、乌孜别克族、回族,大家在见面的时候都以右手抚胸,频频点头行礼,说声“萨拉姆!”“萨拉姆”包含“您好”、“向您问安”的意思,表达了尊敬别人的心情,无论在城市或乡村,到处都可以见到少数民族人民谦虚、恭敬、亲切相待的动人情景。 请求别人做事或帮忙的时候,往往用询问、客气的话语,尤其对待长者特别显得毕恭毕敬,在长者面前,任何失礼的举动都是绝对禁止的,走路让长者先行,谈话让长者先说,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,喝茶吃饭都要先敬老人;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长辈的名字,当着老人的面不得喝酒、抽烟、放肆谈笑,吃饭的时候,长者先入席。少数民族非常热情好客。哈萨克族有句谚语: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,便是奇耻大辱。凡是前来拜访或者投宿的客人,不管相识或者不相识,都会受到热情接待。 在新疆的少数民族中,因为维吾尔族人数最多,所以维吾尔语比较通用。一般情况下,与人见面要说:“亚克西姆赛孜?”见到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右手搭胸,行鞠躬礼,然后说声“萨拉姆”,这表示最亲切的问候。 在称呼方面,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,少数民族一般对人不以官职相称,其中维吾尔、哈萨克、乌孜别克等民族,称呼比自己稍长的男性为“阿卡”,就是哥哥、大叔的意思;比自己稍长的女性尊称为“阿恰”或“阿依拉”,就是姐姐、大婶的意思;称比自己年幼的男性为“吾康”(弟弟),女性为“森额尔”(妹妹);对年幼的人一般在名字后面加上“乌卡”,就是弟弟、妹妹,表示亲切;对上了年纪的女性长者叫“姆妈”(奶奶),男性长者尊称为“波瓦”(爷爷);对比较熟悉并与自己母亲同辈的女性叫“阿帕”(妈妈)、男性叫“达达”(爸爸);长者对晚辈,不论是不是亲生子女,都称 “巴拉姆”(我的儿子)、“柯孜姆”(我的女儿);青年同性之间互称“阿达西”(朋友);对干部和军人称“尧尔达西”(同志);对小男孩称“巴郎”,女孩称“克孜”;对小伙子不能称“巴郎”,应选择上面的对应尊称;青年之间还有个亲昵的称呼叫“阿达西”(朋友),不过男游客不要对女性,尤其对姑娘不能这样称呼;叫维吾尔族同志的名字的时候最好用全称,用一、两个字代替便显得不礼貌,如努尔·买买提, 叫做“努尔”就不太好,不过对熟悉的同志这样称呼也是可以的,因为他可以谅解。

四、丧葬习俗 在丧葬方面,新疆各兄弟民族一般都实行土葬。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,丧葬是不用棺材的;人死之后,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,然后以白布裹尸,用一种专门制作的移尸用的平木板抬到墓穴入葬。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。人死后第七天、第四十天和一周年,家属要举行悼念活动,请阿匐念经,请亲友吃饭,此仪式叫“乃孜尔”。这些民族称墓地为“麻扎”,他们重视对麻扎的保护,通常都不让非穆斯林到那里去,更不许牲口进入。谁若在麻扎挖土,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。维吾尔人尽一切可能在亲人的坟墓上栽树,并力求栽活。

五、服饰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衣服装饰和其他生活习惯。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妇女爱着彩色绸裙,戴艳丽或洁白的头巾,喜爱耳环、项链、手镯、戒指等装饰物。男性爱穿西服或褡伴。戴绣花帽则是这些兄弟民族男女群众的共同喜好。蒙古族男性爱戴礼帽。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穿长统皮靴。

特惠产品推荐

最近更新